复盘成长,危机并存!记2020普华医疗CEO年会之北京站
2021-01-05
3151



2020年普华医疗CEO年会北京站,于12月23日在北京举办,此次闭门会议,主要为北京的普华系企业,搭建行业沟通平台,并邀请了业内临床专家,科研教授,投资人朋友以及创服机构一同参与,盘点2020医疗投资热点事件与行业政策。



4.jpg



年会一开始,普华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沈琴华,管理合伙人周密代表团队致辞,他们表示,2020年对医疗行业来说,危机并存,疫情让实体医疗和生产停摆,但也刺激了新的商业模式。


普华资本投资董事李杨,代表团队对2020年医药行业重要政策进行复盘。她认为,2020年影响医药行业的,首属医保目录调整新规不断出台,新的调整首次建立企业自主申报机制,更加高效易操作,同时,纳入范围和程序都发生了变化,“谈判+降价”权重不断提升。对仿制药企而言,需重点关注《⿎励仿制药品种》以及《专利纠纷xx征求意见稿》,反向优化仿制管线;而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,新药将更快被纳入医保谈判,但这不是坏事,结合《深化审评审批xx实施意见》及2020CDE颁布的一系列指导原则、征求意见稿,上有谈判,下有加速,都是为了快速审批上市,鼓励研发投入,尽可能延长新药研发的黄金期。


在受邀的临床与科研专家中,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浩,以《智能化骨科的发展与未来》为题,列举了他眼中,外科1.0-4.0的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,并表示:“外科4.0起源于工业4.0,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外科4.0时代,是可视化技术,数字网络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综合支撑的数字外科时代”。张浩主任所在的国家临床中心,同时承接了70多项科研+注册项目,这也让他看到了非常多创新想法,并深究其痛点:“有的创业方向并不是不对,而是做的太早,没来得及看到黎明”。他也鼓励创业者找寻到自己的节奏,把企业的发展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,解决最刚需的问题。


心脏领域一直是医疗器械及设备销售的龙头细分,20年恰逢心脏支架集采“杀价”,相关高值耗材又成为热议焦点。会上,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欧阳晨曦教授应邀分享了他眼中——《医疗耗材集采后的未来新格局》。医疗耗材集采既然势不可挡,欧阳教授借“支架改革之路”,强调创业者和投资人,应该顺应发展趋势,寻找高值耗材的创新龙头,避开临床用量较大,采购金额高,使用较为成熟的品类。在他看来,材料创新,将会成为破局之法:“现在已经不是销售为王的时代,以为产品同质化没关系,拼人脉拼销售就可以胜出。1-2年内的微创新已经不适用,产品可能一出来就赶上集采,创始人和投资机构要敢于投身于颠覆性的新技术,新材料”。

 

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保荐代表人吴虹生,作为协办方代表,对注册制下的科创版和创业板审核、交易要求进行了深度剖析,从国家鼓励上市的领域、不同资本市场上市标准、企业如何尽快合规化等角度,为在场企业家答疑解惑。同时,吴总也就目前已经上市的公司情况,对二级市场交易表现做了盘点。


为了进一步剖析企业面临的共性挑战,以及心路历程,这次活动还邀请了两位专业投资人,七位创始人代表,做话题讨论。



开局不利的2020

疫情下的危与机


QQ截图20210105102547.png


同创伟业 郗砚彬

2020 年医疗健康资本市场,虽然受到了历史罕见的新冠疫情严重影响,但下半年急速恢复,2020 年医疗健康资本市场投资数量与投资金额屡创新高。我相信很多企业家、投资人都深有感触,悲喜转化的很快,上半年大家都很焦虑,融资困难,下半年,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市场快速恢复。纵观全年,今年是医疗的大年,医疗一级、二级市场都有超预期的进展。2021 年上半年有望延续2020年 下半年的势头,市场良好发展。


惟视眼科 杨琳

此次疫情对线下实体的打击非常大,还有反复之势。1月我们就意识到,年前讨论过的重大战略方向,要重新复盘,甚至考虑是否做下去。我们和股东花了很多天反复商讨,还是坚持下来,并马上启动一轮融资,补充了现金。我觉得,一方面,得益于我们处于眼科偏消费医疗的领域-眼视光,行业有特殊性;另一方面,我们提前一年做了充分计划,也坚持方向是对的,所以疫情稍有控制,我们门店的数据就马上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。


赛诺特生物 齐华

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创业企业是一场大考,面对销售停滞,资金流停摆,考验着每一个创业者的抗压能力。同时面对新冠带来的防疫物质需求的巨大市场,坚定主业不动摇,对企业家也是一个考验!赛诺特生物坚持肿瘤病理方向,在危机中我们的不断克服困难,在经历短暂的销售下滑后,业绩快速反弹。我们还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,推出了术中快速冰冻IHC,多色IHC等多项新产品。今年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商业模式创新,构建了产品+服务,国内+国际,线上+线下全方位销售模式,今年业绩提升30%。


百普赛斯 林涛

疫情一开始,有大量的公司对海外业务受到影响,甚至暂停,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,所以一开始我们是非常担心的,但我们马上抓住了一个新的机会,就是伴随疫苗的中和抗体检测,现在来看,比较及时。另外我还想分享一个经历,在武汉封城之前,我们很多湖北员工都在计划,要不要回去,如果回去了,我们今年业务会是另一番景象。我最大的体会是,一个小小的决定,影响深远。


凯尔锐 林海

疫情带来的影响无法回避,我们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以肾内科服务为主的医生集团企业,商业模式为线上轻资产+线下重资产的双重布局。在这次疫情中,线下业务受到了影响,但是线上业务反而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现金流,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医生集团在肾科这个传统的医疗行业,今后应该探索哪些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新模式。



创始人的

个人成长与迭代之路



QQ截图20210105103033.png


荷塘基金 聂飞龙

感谢主办方、沈总和李杨总的邀请,整个会议从主题演讲到嘉宾分享都很精彩引人入胜。今天除了见到很多投资界同行熟悉的面孔外,还结识了很多来自普华大家庭的企业家新朋友们,很荣幸由我这个新人担任分论坛的主持人,其实每个人有很多标签和身份,第二个分论坛的分享嘉宾中既有弃医从企的创始人杭博,又有从电信行业跨界到医药圈、跟医生创始人既是生活中的伉俪又是工作上的搭档的钟总,更有从硅谷成功创业后回国二次创业的郭总。


中因科技 钟显成

我虽然之前有着十多年的企业管理方面经验,但生物医药特别是基因治疗领域对于创业之初的我则是相对陌生的,不过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有所铺垫,有幸跟患者进行过近距离的接触,期盼有朝一日能做些什么,我对基因治疗这个行业充满信心和期望。新的领域和新的角色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,好在管理的维度都是相通的,我给自己树立了目标,基于目标的行为迭代非常重要,在创业过程中学习与积累成长,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疗人和团队的带头人。


艾吉泰康 杭兴宜

创业历程中时时刻刻都会有困难,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才是常态。要明确企业的目标和现阶段该做的事情,在攻克技术的阶段就好好做研发,在需要拓展的时候要能把业绩做上去。评价企业的因素很多,本质的商业价值永远是考核企业的第一要素。


水木未来 郭春龙

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对我来说是又一次转型,为了更好的理解行业与技术,加上多年的的好奇,做水木前又考回清华读生命科学博士,一辈子保持学习,才跟得上技术发展的脚步。